1.智能家居定義
以住宅為平臺,融合建筑、網絡通信、智能家居設備、服務平臺,集系統、服務、管理為一體的高效、舒適、安全、便利、環保的居住環境。(《物聯網智能家居》系列國家標準對智能家居定義)
2.智能家居發展階段
2005-2008年:細分市場摸索期; 2008-2012年:頭部企業參與期 ;2012-2014年:生態連接繁榮期 ;2014-2017年:平臺融合期 ;2017-2019年: 智能+爆發期; 2020-2023年 :AIoT賦能期;2023年后:全面爆發期 。
3.智能家居市場規模
2020年市場規模約為4354億元,預計2025年突破8000億元。從2019年中國各細分市場規???,家電原始市場規模大、智能化發展早且滲透率高,所以在智能家居市場中規模最大,達2822億元。智能連接控制和智能家庭安防市場規模分別位于二、三位,為364億元和186億元,智能家庭娛樂和智能光感市場規模分別為180億元和99億元,智能家庭能源管理市場規模最小,為78億元。
4.智能家居企業數量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12月24日,我國智能家居企業總數已達242079家,僅今年一年就新增60368家,占比24.9%。(注:“智能家居企業”指企業名稱、品牌/產品或經營范圍包含“智能家居”,在業/存續狀態,不含港澳臺地區,下同) ;從地域來看,廣東(66613)、山東(22777)、江蘇(19701)、浙江(18870)、安徽(12429)、河南(10269)位居前六位,且均超過了1萬家。
5.智能家居專利數量
我國智能家居專利申請進入發展高峰期,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其中超過六成專利為發明專利。截止2019年,我國在全球智能家居領域專利申請方面處于領先地位,僅次于美國,申請專利數達到9123件。預計2020年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從2014年起,中國智能家居領域的專利數量快速增長。技術的蓬勃發展推動智能家居行業駛入快車道。我國智能家居領域專利總量累計45695件,其中發明專利28931件,占比63.3%,實用新型專16764件,占36.7%。
6.中國智能家居市場預測
預測1:智能家居增長勢能向碎片化設備傾斜,傳統家居產品加速智能化轉型,例如照明、大小家電等。到2021年,智能照明增長速度超過90%,智能家電增長速度超過30%。
預測2:智能家居生態平臺將逐漸從底層系統進行統一,實現多設備協同,應用體驗在多設備無縫遷移和銜接,且低功耗。預計到2022年,85%的設備可以接入互聯平臺,15%的設備搭載物聯網操作系統。
預測3:視覺和傳感交互在智能家居設備的應用將成為語音之后的新興增長點,智能家居設備將向多模態交互進一步發展。預計到2021年24%的智能家居設備將搭載視覺或傳感交互功能。視覺傳感交互技術的提升在進一步催化智能家居設備中的可移動性產品發展。
預測4:家庭交互中心逐漸向大屏化發展,設備越來越多和移動、辦公、車載設備場景進行橫向打通與聯動。預計2021年,智能電視65寸及以上占比達到33%,語音助手搭載率達到68%;智能音箱8寸及以上屏幕將占帶屏音箱市場的40%。
預測5:連接方式逐漸強調便捷性和空間性,WiFi,藍牙和NFC等連接向自動化和一鍵式發展,UWB的涌現將在室內定向連接和控制上創造出新興應用場景。預計到2021年,3%的智能家居設備將搭載UWB。
預測6:家庭交互中心的發展對計算力的提升將有更高要求,家庭大屏作為家庭交互中心之一,其計算力將越來越多借助于手機、云端及智能音箱等新興設備進行提升。
預測7:數據隱私安全將成為各大生態平臺建設的重要議題,也是用戶購買智能家居設備的重要因素,離線語音和面部識別本地化將會快速發展。
預測8:IT廠商和傳統家電廠商基于平臺的渠道共建和場景化營銷將逐漸出現,不僅要實現后端平臺的云云對接,從銷售前端層面的落地也將得到更多重視。
預測9:智能家居將進一步向四六級城市滲透,下沉市場的廣闊空間可能會成為市場格局逆轉的重要一環。預計2021年,四六級城市的智能家居設備滲透率將達到7%。
預測10:環境控制類和節能場景化設備將在行業市場迎來更大市場空間,尤其在長租公寓和高端地產市場的發展將繼續。預計2021年,智能照明在前裝市場的增長將達到34%,智能溫控類產品將增長26%,自動化控制類設備將增長31%。
——文章數據來源于:智家頭條